親密伴侶暴力如何影響有色人種女性
與白人女性相比,有色人種女性的家庭暴力和性侵犯率往往更高,而且她們在獲得支持服務方面經常面臨額外的障礙。
按數字:
• 黑人女性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的比率比白人女性高 35%。
• 美國原住民婦女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的比率比任何其他種族群體高出 50%。
• 與其他種族的倖存者相比,拉丁裔女性報告虐待的可能性要低50%,部分原因是反移民法等障礙。
經歷過家庭暴力或性暴力的有色人種女性的障礙:
每個有色人種社區都有其社區獨有的挑戰和環境。然而,有色人種倖存者在尋求幫助時面臨的許多障礙有一些共同因素:
• 限制倖存者離開虐待關係或涉及外人的文化和/或宗教信仰。
• 強烈的忠誠度與種族、文化和家庭息息相關。
• 不信任執法、刑事司法系統和社會服務。
• 缺乏看起來像倖存者或分享共同經驗的服務提供者。
• 缺乏文化和語言適當的服務。
• 基於美國種族主義和階級主義歷史的信任缺失。
• 擔心他們的經歷會反映或證實對其種族的刻板印象。
• 基於種族的提供者假設。
• 關於有色人種社區普遍存在的家庭暴力和性侵犯的態度和刻板印象。
• 倖存者和/或施虐者在美國的法律地位。
可能使有色人種女性更加脆弱的文化價值觀和信仰:
-
- “我不知道有什麼不同。這個是正常的。”
- “上帝會照顧它的。主會改變他的。”
- “我不會告訴我的家族企業或將我的髒衣服公之於眾。”
- “我怎麼能相信警察會幫助我?”
- “我有責任讓我的家人團聚。”
- “我不能讓我的家人感到尷尬。”
- “我很堅強,可以靠自己度過難關。它會更好的。”
禁止披露和乾預的社區態度:
• 對虐待的負面、誤導性定義(例如被告知推搡)並不嚴重
• 對機構的不信任:與警察對有色女性的反應有關的擔憂;法律系統參與